任公子钓鱼
庄子〔先秦〕
任公子为大钩巨缁,五十犗以为饵,蹲乎会嵇,投竿东海,旦旦而钓,期年不得鱼。已而大鱼食之,牵巨钩錎没而下,骛扬而奋鬐,白波若山,海水震荡,声侔鬼神,惮赫千里。任公子得若鱼,离而腊之,自制河以东,苍梧以北,莫不厌若鱼者。
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,皆惊而相告也。夫揭竿累,趣灌渎,守鲵鲋,其于得大鱼难矣;饰小说以干县令,其于大达亦远矣。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,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黑丝绳,他把五十头肥壮的牛作为鱼饵,蹲在会稽山上,将钓钩甩到东海,天天在那里钓鱼,等了一整年还没钓到鱼。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,牵动巨大的鱼钩沉入水下,迅速地昂头扬尾摆动鬐背,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,(似乎整个)海为之震荡,发出的声响好像出自鬼神,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。任公子钓到这条鱼,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,从制河以东,到苍梧以北的人们,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。
后来才疏学浅的人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。他们拿了鱼竿和钓线,赶到沟渠旁边,钓些鲇、鲫这样的小鱼,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;(他们)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崇高的声誉,那距
文言知识
一、古今异义
1、离而腊之
今义:离开。古义:切开,分开。
2、饰小说以干县令
今义: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。古义:浅薄荒诞的话。
3、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
今义: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的总和。古义:做法,作风。
二、一词多义
为
(1)动词,做; 如“任公子为大钩巨缁”。“有司业、博士为之师”。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(2)动词,是;如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”。(《核舟记》)
没
(1)动词,沉下,淹没;如“錎没而下”。
(2
简析
这篇短文借任公子钓大鱼的故事,意味深长地指出:做事需怀远大抱负,有耐心,方能成就非凡。任公子以大钩巨饵钓得大鱼,彰显其毅力与耐心,也反衬出后世急功近利者难成大器。全文批判了追求表面名誉的浅薄行为,强调真正有价值的行为和观念对社会的重要性,告诫人们应追求真正的成就与满足,而不是汲汲于眼前的利益和虚荣。
常武
诗经·大雅·荡之什〔先秦〕
赫赫明明。王命卿士,南仲大祖,大师皇父。整我六师,以脩我戎。既敬既戒,惠此南国。
王谓尹氏,命程伯休父,左右陈行。戒我师旅,率彼淮浦,省此徐土。不留不处,三事就绪。
赫赫业业,有严天子。王舒保作,匪绍匪游。徐方绎骚,震惊徐方。如雷如霆,徐方震惊。
王奋厥武,如震如怒。进厥虎臣,阚如虓虎。铺敦淮濆,仍执丑虏。截彼淮浦,王师之所。
王旅啴啴,如飞如翰。如江如汉,如山之苞。如川之流,绵绵翼翼。不测不克,濯征徐国。
王犹允塞,徐方既来。徐方既同,天子之功。四方既平,徐方来庭。徐方不回,王曰还归。
管仲破厚葬
韩非〔先秦〕
齐国好厚葬,布帛尽于衣衾,材木尽于棺椁。桓公患之,以告管仲,曰:“布帛尽则无以为蔽,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,而人厚葬之不休,禁之奈何?”管仲对曰:“夫凡人之有为也,非名之则利之也。”于是乃下令曰:“棺椁过度者戮其尸,罪夫当丧者。”夫戮死无名,罪当丧者无利,人何故为之也?